5月8日,一個事關香港未來的大日子——第六屆行政長官選舉投票在灣仔會展中心落下帷幕。
李家超以1416票成功當選第六任行政長官候任人選。待中央任命之後,將正式成為「香港特首」!
8日一大早各路媒體就在現場扎堆了!
特首候選人李家超於早上8點抵達現場,雖然戴着口罩,但依舊能看出心情很好!
早8時半開始,約1500名選委陸續到場。
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比如李澤楷、鄭志剛、何超瓊:
約11點半,投票結束,投票箱被送往中央點票站點票:
12點半,選舉結果宣布,候選人李家超以1416票(票數過半即當選)當選!
李家超自此成為,香港新選舉制度《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生效後的首位行政長官;香港史上,首位出身紀律部隊的行政長官。
#01
從當警察到選特首
李家超的心路歷程
回憶幼年往事,李家超稱自己被童黨打劫,心口捱了好幾下,第一次感受到怒不敢言的感覺。
1排右4為中學時期的李家超
自此他立下雄心壯志長大後投身警隊,做一名「保護市民及弱勢群體」的好警察。
1977年,20歲的李家超如願加入香港警務處,成為一名見習督察。並在隨後的40餘年中,因勤勉上進屢獲嘉獎,先後晉升為:
總警司、警務處助理處長、警務處高級助理處長、警務處副處長(管理)、保安局副局長、保安局局長、政務司司長。
直至今年4月,依照有關規定和程序,獲國務院批准免去政務司司長職務後,正式宣布參選香港特區第六屆行政長官。
過去40多年來,李家超見證着香港的發展歷程,也時常反思怎樣能讓香港變得更好。
今年正值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一國兩制」走到半程,這是承前啟後的關鍵時刻;也是經歷了重重風波後的香港,未來能否抓緊機遇重新出發的關鍵節點。
出於對國家的忠誠、對香港的熱愛、對市民的責任。他決定此時參選,承擔起歷史使命,與社會各界共同推動香港向前發展。
#02
宦海沉浮
為何偏偏「選中」他?
從宣布參選到以唯一候選人身份問鼎行政長官,期間李家超得到愛國愛港力量、社會各界的踴躍支持,當中既有英雄造時勢,也是時勢造英雄。
李家超與競選團隊
世界進入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香港成為中西角力前沿,對於行政長官的要求亦與以往不同。
李家超能夠獲得青睞主要由於五點:
1.執行力強
李家超出身的紀律部隊向來以執行力強見稱,目標為本。他當選特首後,有利加快各項政策推動。時任政務司長的他,客觀上可在統籌、協調崗位上得心應手,熟習港府運作。
2.無利益集團關係束縛
李家超長期所處保安紀律系統,關係網「單一」,能夠衝破制約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種利益藩籬,有勇氣及膽色,強勢推動各種制度改革。
3.歷經「鐵與血的洗禮」
應對修例風波,風雨飄搖,李家超在領導警隊止暴制亂、推動落實及執行香港國安法上展現出維護國家安全的擔當和意志,充分顯示其能力與強韌。
4.硬脊梁、鐵肩膀
香港身處中西角力的前沿,內外風險依然嚴峻,需要強勢、有「硬脊梁、鐵肩膀」的特首,抵住外部勢力的壓力,堅定維護國家安全,讓香港有一個穩定的環境發展經濟、改善民生。
5.深得選委與民心
李家超提出的參選宣言以及未來執政綱領,呼應了謀發展、求突破的主流民意,顯示出對香港經濟民生問題的準確判斷以及對香港未來的抱負和擔當,得到選委以及市民的認同。
李家超坦言過其施政理念:一是以結果為目標解決不同問題,二是全面提升香港競爭力,三是奠定香港發展的穩固基石。
這三點切中並指出了香港未來五年的着力之處:
以結果為目標,有可能改變香港政壇的以往風氣,提高效率。
全面提升競爭力,則主要針對國內外兩個市場,包括香港的國際競爭力和國內競爭力,既關切在國際地位,也重視如何在國家發展大局中的特殊作用。
要實現這些目標,要加固香港發展的基礎,「穩」很重要。
李家超的這些施政理念,也是民心所向,眾望所歸。
重磅人物給予高度評價、社會各界團結支持李家超,就是寄望他能夠帶領香港譜寫新篇章。
當選後的李家超發言說:很榮幸成功當選,感謝選委投票支持,使他可以在新崗位服務國家、服務香港、服務市民。他會忠誠、堅毅承擔歷史使命,肩負重大責任,團結帶領香港居民,同為香港開新篇。
除感謝各界支持外,還特別感謝了一個特殊的人——提及家人時的李家超一度哽咽,表示自己多年來工作,在家庭上投放較少時間,感謝太太一直照顧家庭。
國務院港澳辦發表聲明,對李家超高票當選表示祝賀。稱新選制產生的新特首,必將帶領香港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和各界人士,在新的發展起點上團結奮進,共同開創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
今起,肩負香港未來和700萬市民福祉的李家超,將正式承擔起為香港特區掌舵護航的歷史使命,相信這位文武兼備的儒將,必將帶領香港特區渡過險灘暗礁,開啟魅力香江嶄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