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海

北交所火爆開市,投資如何布局?

標簽: 2021-11-17

萬眾矚目的北交所,終於開市了!

11月15日,北京證券交易所(下稱「北交所」)宣布揭牌,81家上市公司集體敲鐘上市。中國境內資本市場第三家證券交易所正式開張。

首日,北交所已有累計超210萬戶投資者預約開通北交所合格投資者權限。回顧開盤盛況可謂「一片紅」,最高漲幅493%。

334.jpg

圖據 | 新華社

北交所會如何改變中國經濟邏輯?作為投資者,如何分享到紅利?什麼才是更好的投資?

北交所戰略定位提高

在改革中把握住時代機遇

2012年以來,隨着經濟「下台階」以及新舊產業格局大變局的到來,如何滿足直接融資需求成為資本市場改革的主線。

335.jpg

2019年6月「科創板」的設立加速了改革的推進,2019年10月新三板啟動全面深化改革,引入精選層;2020年8月創業板啟動註冊制試點,2021年9月提出設立北交所正是在這樣一種時代背景下展開的,資本市場改革中股權時代正在來臨。

在深化和延續新三板改革中,北交所的設立調高了戰略定位,在與滬、深交易所的「錯位競爭」中或將有利於後期解決精選層改革未能解決(流動性弱、吸引力不足)的問題。

336.jpg

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截至2021-11

熱錢往哪裡流,哪裡就有機會。上海有滬市,及科創板;深圳有深市,及創業板。北交所的成立,或許是資金版的南水北調。

與滬、深交易所

有哪些制度方面的差異?

目前,北交所、科創板、創業板在不同層次的制度建設和市場定位上存在差異化「錯位競爭」的局面。事實上,北交所從制度上基本平移了精選層制度,局部的調整主要源於「交易所」地位的需求。對於三大市場,北交所具有財務指標要求更低、上市審核時間短、交易制度更為寬鬆、擁有轉板機制、投資者門檻放低與科創板齊平等一系列配套機制創新優勢。

337.jpg

圖據 | 新華社

相比精選層的100萬元門檻,北交所的個人投資門檻進一步降低到50萬。截至2020年末,新三板合格投資者數量達165.82萬戶,較滬深交所合格投資者數量有一定差距,在北交所門檻降低後個人投資者數量有望實現大幅擴容。(數據來源:全國股轉公司)

338.jpg

數據來源 | 富國基金、廣發證券、申萬宏源證券

北交所的機會在哪裡?

投資要如何掘金?

金融業、房地產企業、學前教育、學科類培訓、產能過剩的企業都不允許在北交所上市。這傳遞了很重要的信號——標準變了。

過去,是金融、房產、K12、互聯網為王。未來,是製造業,是高新科技,是專精特新。(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四化」特徵的企業)

339.jpg

圖據 | 第一財經

基於北交所的定位,相關專業人士建議:

1)關注創新、中小企業和「專精特新」機會

2)關注北交所高增長低估值企業投資機會

什麼是更好的投資?

相比股票、期貨、國際匯率等投資形式,海外置業「玩法」相對要簡單許多,而且海外房產擁有一些「獨有特點」,讓它相比國內房產投資更有優勢:

340.jpg

1) 永久產權

2) 律師全程介入,保障買家權利的同時規避風險

3) 租金回報率高,一般在3%-7%之間

4) 資源分布,能在身份規劃、子女教育、資產配置、對沖單一貨幣風險、純投資理財、傳承、稅務籌劃等方面發揮作用

投資者放眼更廣闊的全球市場進行資產配置才能實現長期複利效應。全球資產配置、海外房產投資等問題,歡迎詳詢星雲海國際!

熱門項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