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開局之年,恰逢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開啟,香港成為新的五年規劃的重點培養對象。
事實上,國家規劃「十四五」發展綱要實際上是在兩三年前,香港、澳門早已被納入到發展規劃當中。
新的五年規劃,將為香港發展注入哪些新的動力,如何從規劃綱要中,發現香港未來的新機遇?
1
新規劃 新定位
在經濟方面:新的五年規劃為香港注入新動力。
支持香港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地位
強化香港作為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
支持香港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解決爭議服務中心
支持香港服務業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
在定位方面:一個樞紐三個中心,十四五賦予香港新定位。
支持香港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支持香港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和區域知識產權貿易中心
支持香港發展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
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物流中心、服務中心,又加上了科技創新中心、文化中心等...
過去我們熟悉的關於香港的4個中心,如今已經變成了8個,未來甚至更多。
新的定位,與香港自身固有的優勢分不開,在未來中國的經濟發展中,香港有更多機會利用區位優勢發揮更大的作用。
能夠圍繞這些新的這種具有潛力的優勢去打造新的產業集群,打造新的面向世界競爭的強大優勢。
2
發揮香港優勢 提升國際航空樞紐地位
連接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天有超過1100班航班往來於香港和世界各地,香港國際機場,擁有良好的航空運輸條件,也是它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的巨大優勢。
目前,香港還在建設機場三跑道系統,整個項目預計到2024年完成。
屆時,香港國際機場每年客運量將達到1億人次,貨物處理量將達到900萬噸,它將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機場群領頭的國際機場。
通過提升香港的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就能較好地發揮香港已經有的區位優勢,能夠更好地促進人流、貨流、信息流在香港作為一個重要節點的流動發散。
3
依託大灣區戰略 打造國際創新科技中心
在科技創新方面,香港具有獨特的優勢,擁有多所基礎實力雄厚的大學,並擁有開放和國際化的視野。
在「十四五」規劃綱要中,「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蘊藏着未來香港創新發展的希望。
通過香港參與融合國家和大灣區的科技創新的過程,使得一些本就具有一定發展潛力的產業,具有了進一步發展壯大的可能性。
通過協同創新把這些科研優勢進一步做大,就有希望打造新產業,培育新獨角獸,那麼這些對將來香港經濟發展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即發展成為新的產業支柱,給香港經濟帶來不竭的活力。
人才是創科最重要環節,這對於想要通過「香港科技人才計劃」獲取香港身份的人士來說是一個非常利好的消息,更多工作崗位意味着更多的機遇。
4
惠港政策支持香港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十四五」規劃提出,要加強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完善便利港澳居民在內地發展和生活居住的政策措施。
近年來,各級政府出台的粵港澳大灣區政策文件中,大約67%的文件是為港澳提供的優惠政策舉措。
主要涉及教育、創業就業、便利惠民等方面,包括在內地就業的港澳同胞都可以按照內地政策繳存住房公積金等,為港澳居民在內地工作生活提供了全覆蓋、多層次的服務。比如:
以上,我們能夠從生活中切實感受到一系列支持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香港發展的機遇和舉措。
香港!未來可期!
或許您距離乘搭上這趟重大歷史性機遇的快車,只差一個香港身份。站在未來發展的前沿和高峰,感受不一樣的風景...
Source:央視新聞客戶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新聞、人民日報、香港特區政府新聞網
Editor:KIKI
如何獲取您的香港身份?
★ 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香港優才計劃沒有資金要求,無行業限制,也無需申請前已有本地僱主,適用大部分的朋友。
如果您年滿18歲,具備良好的學歷及財政能力,無不良入境記錄及犯罪記錄,在綜合計分制和成就計分制中任選一套打分達到及格線80分以上,即可聯繫我們提交申請。
★ 香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3年推出了專門針對內地人才的專才計劃,全稱「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凡具備香港特區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中國內地居民,可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來港工作。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並無配額限制,亦不限行業。
香港專才、優才計劃均可攜帶配偶及未滿18周歲子女。
★ 香港碩士留學進修計劃
申請條件最寬泛,申請人僅需持有國內教育部認可的本科或以上學歷、英語成績良好。(條件優異者可放寬條件,詳詢)。
香港碩士留學分為授課型碩士和研究型碩士。一般來說,授課型碩士較容易申請,大多能在1年內完成學業,且學業壓力不大。
★ 星雲海國際香港服務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