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人關心的大事,無非就是遲遲定不下來的內地與香港的通關。
隨着香港疫情逐漸穩定,特首已向中央提交通關報告。
01
林鄭:通關報告已提交
特首林鄭月娥早前表示,會就爭取本港與內地通關的工作向中央提交報告。
林鄭在13日出席電台節目時表示,已經提交有關報告,希望能爭取逐步有序地開放。初步猜想是香港三個關口,包括香港國際機場、深圳灣口岸、港珠澳大橋與內地連接,局部配額讓有需要者先行,例如建設經濟或有急必需要者。
她強調並無通關的硬指標,但「無論如何都要打針」。
02
港版健康碼可三地互認
香港立法會資訊科技及廣播事務委員會召開會議稱,「港版健康碼」的系統在去年中已經研發完成,可與廣東省及澳門互認,系統會載有使用者的核酸檢測結果,以及疫苗接種記錄。
創新及科技局副局長鍾偉強在會上表示,只要香港與內地一恢復通關,就可以開放給市民申請。
經民聯議員盧偉國認為,當局應提早開放「港版健康碼」予市民使用,讓大家可以熟悉。
政府資訊科技總監辦公室又指,為準備與其他國家恢復通行,當局正收集不同國家及地區的防疫及檢疫要求,包括認可的疫苗種類、檢疫期限等,以開發程式,讓政府部門可以辨認旅客的健康標準,當局亦會與國際健康碼平台提交香港的檢疫要求。
看似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但真的方方面面都具備通關條件了嗎?
首先,過去一個月,香港出現過本地變種病毒個案,也有輸出到別國的確診。
從機場男地勤和他的密接者,到檢疫酒店女清潔工,再到前兩日確診機場搬運工人。他們在染疫後都曾逗留社區,專家也表示即使以上均為輸入相關(受感染機場搬運工基因組與俄羅斯輸入有關),但仍需要時間多觀察。
多名港人近日分別在英國及澳洲確診新冠,雖然不少專家都估計他們是在離開香港後才受感染的機會較高,但至今未能完全排除在港時已經染疫的可能性。
「醫護誠信同行」主席林哲玄評價,香港並未真正清零。
其次,外防輸入措施有漏洞。Delta變種病毒傳染性極強且已經入侵多個國家,今日輸入全部攜帶變種病毒,但香港仍推行「完成疫苗接種即可減少隔離」的措施。
此外,針對英國在內的高風險地區航班,僅採取「熔斷機制」,措施推行後於病毒入境,不少攜帶病毒患者早已流入社區。
再有,香港仍然沒有放棄與新加坡的「旅遊氣泡」。港府計劃令新加坡旅客來港前必須打疫苗。新加坡的衛生部長也表示仍冀望與港的免隔離旅行計劃,將會將項目改名為「空中旅遊走廊」,「氣泡」名字不好,易碎。
最後,疫苗接種率不足。這是個長期問題,疫苗接種計劃自2月底開展至今,目前至少接種一針的人數266萬,接種率接近四成。
林鄭亦指出,本港目前僅近四成人接種一劑疫苗與全民免疫仍有一段相當多的距離,呼籲市民踴躍接種,希望讓她「有更多子彈和更加多力量」,向內地爭取恢復人員往來。
通關是關乎兩地的大事,謹慎一些是應該的,徐徐圖之,按照節奏來,畢竟已經等了那麼久了,最後這幾步更是要穩,才能求勝!
03
最新粵港通關政策
來港:身處內地其他省市的香港居民可通過「回港易」計劃,免隔離回港。但仍需定時做核酸檢測;
香港政府於本月7日宣佈,對於已經接種兩劑新冠疫苗的人士,從內地出發前往香港檢疫期縮短至7天。
港府跟着內地「中、高風險地區」的政策,規定,在來港前14日到訪過「中、高風險地區」的人士無法通過「回港易」來港。
「回港易」和完全接種疫苗的人士現時需要接受3次檢測;未完成接種疫苗來港人士需要接受5次檢測。
New!現時隔離政策實行7天隔離期間+7天自我觀察期。
離港:深圳收緊檢疫措施,港人進入深圳隔離期增至「14+7」,共21天。
如何獲取您的香港身份?
★ 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香港優才計劃沒有資金要求,無行業限制,也無需申請前已有本地僱主,適用大部分的朋友。
如果您年滿18歲,具備良好的學歷及財政能力,無不良入境記錄及犯罪記錄,在綜合計分制和成就計分制中任選一套打分達到及格線80分以上,即可聯繫我們提交申請。
★ 香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3年推出了專門針對內地人才的專才計劃,全稱「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凡具備香港特區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中國內地居民,可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來港工作。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並無配額限制,亦不限行業。
香港專才、優才計劃均可攜帶配偶及未滿18周歲子女。
★ 香港碩士留學進修計劃
申請條件最寬泛,申請人僅需持有國內教育部認可的本科或以上學歷、英語成績良好。(條件優異者可放寬條件,詳詢)。
香港碩士留學分為授課型碩士和研究型碩士。一般來說,授課型碩士較容易申請,大多能在1年內完成學業,且學業壓力不大。
★ 星雲海國際香港服務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