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香港是低稅天堂,但具體「低」在哪裏呢?
今天小星就給大家扒一扒,香港薪俸稅具體「低」在哪裏
[俸薪稅釋義]
1俸薪稅繳納對象範圍
根據香港《稅務條例》的規定,在香港,大部分因擔任職位、受僱工作或收取退休金而獲得入息的人士,均須繳納薪俸稅(相當於內地的個人所得稅)。同時,該收入必須於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
2香港俸薪稅的納稅年度
香港薪俸稅的納稅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僱員需就此期間的全部收入向稅局申報。
3香港薪俸稅的計算
計算的方式有兩種:
薪俸稅額是按你在該課稅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或按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計算;兩者取較低的稅款額徵收。
應課稅入息實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 免稅額總額
入息淨額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簡單來說,如果你是年收入過大幾百萬的高淨值人士,可以選擇用入息淨額以標準稅率15%計算。如果是每月拿5萬以下港幣,沒有股權期權在手的普通打工人,則用課稅年度的應課稅入息實額以累進稅率計算。
今天我們來看下高淨值階層繳稅對比舉例:
香港A先生
A先生是香港居民,已婚,有兩個未成年孩子。A先生的父母與他同住,且兩位均已滿60周歲,老人生活共花銷50000元。A先生全年收入是100萬港元,年度學習進修花費5萬港元,另外支付居所房貸利息8萬港元。
A先生應課稅入息總額為:1000000-264000-120000*2-50000*2-50000-50000-80000=216000
年收入-已婚人士免稅額-子女免稅額*2-供養60歲以上老人*2-與老人住宿照顧開支-個人進修開支-居所貸款利息=應課稅入息總額
按照香港的稅率跳檔扣除,再減去2萬的稅款寬減,A先生應繳稅款為:
50000*2%+50000*6%+50000*10%+50000*14%+16000*17%-20000=8000港元
內地B先生
B先生是內地上海公民,獨生子女,需撫養父母,有兩個未成年孩子。B先生扣除五險一金後,年薪為人民幣90萬(約為港幣100萬,匯率為1:0.9),其中月薪為人民幣60000元/月,年薪為720000元,年終一次性獎金為人民幣180000元。B先生每個月都有堅持學習進修,並且在上海供有一套樓房。
B先生每月可減免的應納稅所得額為:5000+2000+2000+400+1000=10400
起征點+贍養老人+子女教育+繼續教育+住房貸款利息=可減免應納稅所得額
B先生全年可減免的應納稅所得額為:10400*12=124800
B先生全年應納稅所得額為:720000-124800=595200
B先生,按照內地的稅率跳檔扣除,一共需要繳納:
595200*35%-85920=122400
另外B先生年終一次性獎金為人民幣180000元,對應稅率為3%,應納稅額為:(180000-5000)*3%=5250
因此,B先生全年應納稅:
122400+5250=127650元
看到這裏,相信大家不禁疑惑,香港高淨值人士的應納稅額為何比內地少這麼多?
原因都在這裏了,請看↓
*香港個稅扣除和減免項目有13項之多。
在香港,無論你是結婚、生孩子、養父母、和父母一起住、養弟弟妹妹、離婚單親、傷病、買房、進修、做慈善都可以減免稅額,力度極高。
以養孩子為例,在香港生一個孩子每年的免稅額為120000港元,平均每個月免稅10000港元(約人民幣9000元),內地每月只有1000元免稅額。
其他具體免稅額度可以看以下明細:
*香港有8種免稅項目和5種扣除項目
【免稅項目】
1.基本免稅額:132000
2.已婚人士免稅額:264000
3.子女免稅額(第1-9名,按名計算):120000
4.供養兄弟姐妹免稅額:37500
5.供養60歲及以上老人(按名計算):50000
供養55歲及以上老人(按名計算):25000
6.單親免稅額:132000
7.傷殘人士免稅額:75000
8.傷殘受養人免稅額(按名計算):75000
【扣除項目】
1.個人進修開支:100000(上限)
2.長者住宿照顧開支:100000(上限)
3.居所貸款利息:100000(上限)
4.強積金供款:18000(上限)
5.慈善捐款:35%
且上文提到的香港的薪俸稅採取2種課稅方法,兩者計算只需選低的一種去報稅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的計算公式中,提到的 「稅款寬減」。
香港的「稅款寬減」是計算完應繳稅款後可以再額外減免的一筆錢,每宗個案最高可再減免20000港元。
如此,也明白了A先生和B先生納稅的巨大差額,一年可省10w+,作為納稅人,省到就等於賺到。
各位高淨值人士,趕快按照以上的提供的公式和信息,算一下自己的收入在香港和內地分別需要納多少稅吧!
HK
「身份」香港身份獲取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