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海

新加坡「疫苗護照」即將到來?歐洲11國已TA被圈粉......

標簽: 2021-03-01

隨着近期諸多國家都開始為民眾接種新冠疫苗,「疫苗護照」也成了大家尤為關注的焦點。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10.jpg

新加坡現在就在同有意願的國家,如鄰國的馬來西亞、泰國,商討互相承認對方的新冠疫苗接種證書。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15.jpg

圖源:Prime Minister's Office

李顯龍總理更是在2月23日的「世界復甦計劃」推介儀式上表示說:這是恢復國際旅遊的必要步驟。


那麼,「疫苗護照」究竟為何物?

它的推行對我們的生活又有着怎樣的影響呢?


據《紐約時報》報道,「疫苗護照」是一份證明持有者接種過新冠疫苗的文件,最終將以「電子證明」的形式在手機上呈現。持有者將可以更加自由的旅行和工作。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18.jpg

其實不止新加坡,歐洲11國都紛紛表示支持「疫苗護照」的推行。

諸如,歐洲的以色列、波蘭、意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匈牙利、斯洛伐克、愛沙尼亞、塞浦路斯等國。


1月底,冰島計劃簽發全球第一批「疫苗護照」。

據冰島衛生局:已經接種過新冠疫苗的冰島居民,可以憑藉接種疫苗的電子證明書,到歐洲其他國家免隔離旅遊。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22.jpg

2月,丹麥、瑞典政府相繼官宣要研發「疫苗護照」,最快今年6月之前啟用。

這兩個國家已經計劃好「疫苗護照」的兩大用途。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25.jpg

一個是用於出境旅遊,擁有「疫苗護照」的去其他國家可以免隔離。

一個是用於境內活動,去看體育賽事、參加大型活動,甚至在外堂食都要出示「疫苗護照」。

從這些方面看,「疫苗護照」已經堪稱另一重身份證明!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29.jpg

除了冰島、丹麥、瑞典,以色列衛生部長也有宣佈說要給打完兩劑疫苗的人,發放「疫苗護照」。

生效時間是打完第二劑疫苗7天後。

同樣的,有了「疫苗護照」的人士可以出境游免隔離。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32.jpg

隨後,希臘也向歐盟提出了申請,想要落實「疫苗護照」,重新激活歐洲旅遊業復甦。

現歐盟20餘個成員國中,有11個國家贊成、啟用「疫苗護照」。

種種跡象表明,「疫苗護照」已經實力圈粉歐洲......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35.jpg

圖源:rfi

亞洲這邊,也已經有國家準備推出「疫苗護照」。

泰國首當其衝,最近泰國旅遊局長育塔薩說:要推出「疫苗護照」刺激泰國旅遊經濟。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39.jpg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41.jpg

那麼新加坡呢?

按照目前經濟形勢與抗疫進展,新加坡推出疫苗護照的可能性極大。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44.jpg

全球各國將如何推行「疫苗護照」?

中國進展如何?


據中國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現在國際社會也正在推進新冠疫苗的接種工作,中國的遠端防控措施也將結合新冠疫苗的接種因素來給予考慮。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47.jpg

雖然沒有對「疫苗護照」明確表態,但是從發言人的話語中可以聽出,中國一直都有考慮這個問題,而且一直都有根據情況作出應對。

但是,在全球範圍內推行各國互相認可的「疫苗護照」並不是件容易的事。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50.jpg

據悉,各國政府和航空公司目前都在開發各自的疫苗護照,暫時還沒有統一系統,要如何確保全球設立統一標準讓各國關卡人員有信心地認證疫苗護照、給予有疫苗護照的人士提供什麼便利,將是「疫苗護照」推行需要克服的問題。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53.jpg

無論如何「疫苗護照」的問題已經被擺上了台面,而且各國想要恢復經濟、開放邊境互認疫苗接種證明,免除隔離也是大勢所趨!

我們希望:世界各國能夠儘快找到辦法協調各種複雜系統和機制,在確保信息安全,人員安全的前提下,重開邊境,重啟經濟。

全球自由交流往來,儘早恢復往日繁華!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56.jpg

星雲海國際

SING YUN

微信圖片_20210301112459.jpg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

根據新加坡相關規定:申請人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並且每年能夠產生20萬新幣的費用,該家族辦公室可為相關人士進行新加坡永居身份申請。


通過在新加坡配置和管理資產,讓家族成員在家族辦公室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獲取EP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約兩年後可申請全家永居身份(PR)。

  申請條件  


★ 對申請人無年齡、學歷、語言要求。

★ 申請人個人資產淨值不少於2000萬新幣。

★ 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於新加坡金管局管理下的金融機構,購買新加坡物業和金融產品,其中金融產品不少於800萬新幣,物業不超過200萬新幣。



熱門項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