衰老是一件無法避免的事。
我們應該思考的問題在於,你想在怎樣的地方度過自己的老年生活,你又想擁有怎樣的老年生活?
在日本,人們這樣老去。
日本是全世界老齡化情況最為嚴峻的國家之一,同時也擁有世界上最多樣的養老機構和精細劃分的養老護理制度。
在日本,老年人除了每個月拿養老金之外,醫療費自己只負擔10%,並且可以選擇享受養老設施補貼,介護保險,自住房的輔助性改造,提供各種生活輔助設施比如助聽器、代步車等養老福利。
在日本, 65 歲以上的老人就可以向當地政府提出養老申請。經過一些測評後,護理經理就會根據預算和本地服務提供者的情況向老人提供建議。從老年公寓到付費的養老院,從某一類型限定養老院到介護式療養院,從社區護理到綜合養老機構,旨在滿足老人的不同需求。
在東京的銀翼養老院裏,一個外形不算仿真的機械人可以陪二十多名老人玩猜字遊戲。
日本老人 Kawahito 是社區護理的推崇者,他為此寫了《我想在家裏死去》一書。在他看來,讓病人在熟悉的環境中度過最後的幾年,要比在一家沒有熟悉面孔的醫院裏更好。他自己也是這麼做的。他所在的社區居住着許多老人,六名醫生輪流值守,為社區老人提供急救服務。
日間養老也是這種形式的變形。早上,養老院開車來接老人,讓他們去到養老院和同年齡的人一起相處,晚上再把他們送回家。
這種日間午托也像是老年版的「幼兒園」。只是老人已經不被要求學習了,他們對世界的理解已經夠多了。
這幾年,日本大力扶持養老領域輔助器具和設備的研發。
比如:步行輔助車,在日本經常可以看到老人使用▼
看似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推車,其實它的功能非常全,可以摺疊,調節高度,輪子可以固定,帶有手動剎車裝置,還可以當椅子坐在上面,存放東西等等。
還有一些科技化程度非常很高電子機械產品。比如,提高老人運動的話,有廣播體操機械人,老人吃飯有餵飯機械人,老人吃藥有監視用藥機械人......
這些器材的開發不僅解決了一部分勞動力問題,也有助於國內經濟增長。
除此之外,日本很多公共場所也有針對老年人或者行動不便的人也有特殊照顧。
設備齊全的公共衛生間
滿足不同年齡段
不同身體條件的老人使用
在公眾場所
需要填表的台子上
總能看到不同年齡段適用的老花鏡
公共交通工具上
便於老人放置杯子,拐杖的裝置
電梯裏有為老年人設置的角凳
值得一提的是,與其他國家不同,拿到經營管理簽證的外國人及其配偶子女,享受的福利(包括養老福利)和日本本地國民是一樣的。除政治權利之外,無差別對待,更不必等到拿到日本國籍或綠卡後才能享受。
星雲海國際
SING YUN
日本經營管理簽證
投資者在日本投資一定額度的實用資金,在日本開設公司經營即可獲得「日本投資經營簽證」,即取得日本在留資格,進而實現永居或移民日本的目標。
申請條件
❁ 年滿20周歲以上,具備企業管理經驗。
❁ 在日本成立並經營株式會社:投入不少於50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約30萬元)的註冊資本金成立公司;在日本有固定的辦公場所;明確可持續性的經營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