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香港
連續26年蟬聯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加拿大菲沙研究所近日發布的《世界經濟自由度2020年度報告》再次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香港以8.94分(10分為滿分)力壓新加坡,排列首位。
香港政府表示,歡迎弗雷澤研究所再次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又指自報告開始發布以來,香港一直位列全球第一,這明確肯定香港一直以來堅定地建立一個自由經濟體及提供公平營商環境的決心。
02
香港智慧城市排名提升5位
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和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公布2020年度「全球智慧城市指數」,新加坡芬蘭赫爾辛基及瑞士蘇黎世居三甲,香港升5位排32,水平逐漸提高。
智慧城市能便利生活,有助社會應變及解決新問題。尤其是疫後的生活及經濟模式正在轉變,更多事情正改為雲端上進行,科技能力對生活素質的影響更大。
香港創新及科技局承諾今年會公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2.0》,推動5G網絡發展和應用,包括資助擴大光纖網絡,以及開放更多政府物業、有蓋巴士站和電話亭等安裝基站,支援5G網絡建設。政府能否加快步伐,追上科技發展的節奏及疫後的大轉型,實在關乎市民的生活質素以及社會公平。
03
香港【健康碼】 十一難開通
香港新冠肺炎疫情雖未清零,但漸趨平穩。今年中秋逢國慶,假期與周末相連,不少人在疫情回穩之際,關心粵港澳互認免檢的「健康碼」推行進度。
有政黨早前稱如疫情受控,可能10月起香港便會有健康碼;有政黨則對於內地十一黃金周期間實施不樂觀。
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此前接受電台訪問時說,未聽過政府要在10月1日前開通健康碼,認為內地控制疫情較香港好,主動權在內地;他估計內地擔心香港仍有隱形傳播,因此香港應做好檢測,儘快找出確診病例,否則難與內地及澳門銜接。
林正財還指出,香港有約10萬人需要「兩地走」生活,疫情下可能已數個月沒見過家人,長期因兩地分隔引致的家庭及生計問題,整個社會都要承受,須「加把勁」解決。
食衛局副局長徐德義出席疫情記者會,被問到健康碼的問題時指出市民的焦點不應放在「邊地、邊日」可以落實健康碼,強調要雙方(香港與內地)疫情受控,政府感到安心時,才會開始討論執行細節並落實,目前健康碼的硬件及軟件研發皆已成熟,但他直言現在「未係時候」。
共抗疫情
待通關
-香港身份獲取途-
★ 香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香港特區政府於2003年推出了專門針對內地人才的專才計劃,全稱「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凡具備香港特區所需而又缺乏的特別技能、知識或經驗的中國內地居民,可根據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申請來港工作。
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並無配額限制,亦不限行業。
★ 香港優秀人才入境計劃
香港優才計劃沒有資金要求,無行業限制,也無需申請前已有本地僱主,適用於大部分的朋友。
需要申請人具備年滿18歲,具備良好的學歷及財政能力,無不良入境記錄及犯罪記錄,在綜合計分制和成就計分制中任選一套打分達到及格線80分以上的條件。
*香港專才、優才計劃均可攜帶配偶及未滿18周歲子女。
★ 香港碩士留學進修計劃
申請條件最寬泛,申請人僅需持有國內教育部認可的本科或以上學歷、英語成績良好。(條件優異者可放寬條件,詳詢)。
香港碩士留學分為授課型碩士和研究型碩士。一般來說,授課型碩士較容易申請,大多能在1年內完成學業,且學業壓力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