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 | Singapore
素有亞洲金融中心之稱,作為亞洲地區第一批設立金融期貨市場金融中心的國家,擁有超過2.5萬億的資管額,全球200多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所,全球前三的外匯交易市場以及交易所活躍的短期資金市場......
1
「三權分立」的金融體系
根據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統計,截止到2020年1月,新加坡的各類金融機構超過2500家。高密度且多樣化的金融機構覆蓋,合理嚴明的金融監管再加上世界一流的金融人才共同締造了現在的亞洲金融中心。
新加坡的金融行業能夠有今天的成就源於以下有利條件:
❁ 政府政策支持
從1965年建國伊始,新加坡就制定了「亞洲瑞士」政策目標,利用其作為國際貿易港的地理優勢,加速發展金融市場。並通過擴大自由貿易網絡和雙稅務協定網絡,吸引了眾多跨國企業的駐足並且間接促進金融市場的發育成長。
接着,在1968年10月建立了第一個亞洲美元市場,這是新加坡金融國際化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之後其作為金融中心地位的逐步提高,政府通過內改外引的方法不斷改革和完善新加坡的金融制度,不斷推出稅收為主的優惠政策,進一步鞏固了新加坡區域金融中心的地位。
❁ 核心競爭力打造
亞洲作為新興市場,過去20年的私人財富的積累異常迅猛,過快增長的個人財富導致了財富管理行業中金融專業人士的缺乏。千禧年伊始,新加坡全國的金融專業人士不過千餘人。新加坡政府知道人才就是金融的核心競爭力,當即成立了新加坡財富管理學院(Wealth Management Institute,WMI)。
當時,這所學院是由淡馬錫控股和新加坡管理大學(SMU)、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以及瑞士金融學院聯合成立,旨在培養專業的財富管理人才以提高國家在全球金融市場的核心競爭力,被稱為亞洲新一代理財經理的「黃埔軍校」。
至今眾多頂尖的私人銀行和基金管理公司都已經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和區域總部。豐富且優質的金融人才資源是這些頂尖金融機構建立本地團隊和運營的基金,也是當初吸引他們駐足的重要原因。
❁ 「三權分立」監管
金融監管是極其講究平衡的,過於嚴格和寬鬆都可能造成不良的市場影響。
為了在強化宏觀控制的基礎上創造寬鬆的金融環境,新加坡政府並沒有設立正式的中央銀行,而是「三權分立」,設立了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新加坡貨幣發行局和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
三大機構完全獨立,各司其職,且國會及其他任何部門不干預,這種既相互獨立又相互制約的監管體系,符合新加坡國情及其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需求。
2
「三權」中的監管機構 | MAS
新加坡金融「三權」中的監管機構是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onetary Authority of Singapore,MAS)。
作為一個崇尚高度法治和嚴格管理的國家,新加坡的金融監管局擁有非常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能夠對金融過程進行有效的監管。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履行除發行鈔票以外所有的央行職能(發鈔權現在仍屬於貨幣局),包括:
作為新加坡共和國之央行,實施貨幣政策、監管支付系統、發行貨幣,以及作為政府的財務代理與經濟顧問
監管金融機構及維繫金融穩定
管理國家外匯儲備
將新加坡發展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金融行業對於新加坡是國家經濟的重要一環,上圖為新加坡監管局具體負責監管的四大行業
20世紀90年代,日益複雜的銀行業務與金融環境的需求迫使新加坡對金融監管進行改革,使其能出台更多的發展動力與一致性的金融政策。1970年,新加坡國會通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法案》(MAS法案),至此,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於1971年1月1日正式成立。
現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國家經濟中的重要性越來越高,它被付予制訂有關於銀行乃至於政府財政部門的法令的權利,同時也被委託提升金融的穩定度,促使經濟的成長的重任。
3
金融監管四大聚焦
1.金融犯罪
新加坡政府深知作為國際商業中心的角色,維持一個金融中心的商譽非常重要。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要求新加坡所有的金融機構採取足夠有力的控制措施,以發現和制止金融犯罪等非法活動,並與行業內的企業進行合作,通過參與行業了解新興風險,不斷發展的犯罪類型和行業最佳實踐來增強其防禦能力。
2.政策執行
2016年8月,MAS成立了專門的執法部門,集中了MAS的執法職能。目的是增強銀行,保險,資本市場和金管局監管的其他部門在執行職能方面的一致性和專業知識。
就像金融管理局總經理Ravi Menon說的那樣:「 新加坡金融管理局下定決心確保新加坡是一個乾淨和值得信賴的金融中心。」
3.金融科技監管沙盒
2016-2019年,MAS陸續推出了金融科技監管沙盒計劃(Fintech Regulatory Sandbox)、金融科技快捷沙盒監管機制(Sandbox Express)。針對進入監管沙盒的項目,MAS將放寬相關規定和法規要求,以提供適當的政策支持。
「沙盒」也具有適當的防護措施,以控制金融風險且維護金融系統的整體安全性和穩健性。確保項目完全遵守相關的法律和法規要求。
4.網絡安全
技術創新和進步正在迅速改變金融行業。得以善用,這些技術的安全性和穩健性可以支撐金融領域數字化的行業升級和轉型。數字化轉型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多金融服務選擇和可及性。
同時,金融機構所面臨的網絡安全風險也會增加,所以金融管理局建議每個金融機構建設具有網絡彈性的金融部門以降低網絡帶來的安全風險。
新加坡在秉承緊控金融風險的大前提下不斷改革創新,經歷了97年和08年兩次經濟危機後,又在這次的新冠疫情的影響下從容面對,兩次追加財政預算案與國民共度時艱。
而這份從容背後正是雄厚的國家儲備金和多年來鑄就的強有力的金融體系。
星云海國際
SING YUN
星云海EP鑽石計劃
根據新加坡相關規定:申請人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並且每年能夠產生20萬新幣的費用,該家族辦公室可為相關人士進行新加坡永居身份申請。
MAS即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投資計劃,是針對具有高額淨資產並願意將其一定的金融資產留在新加坡的人士,並為其提供申請新加坡永久居留(PR)的機會。
通過在新加坡配置和管理資產,讓家族成員在家族辦公室擔任高級管理人員,獲取EP就業准證(Employment Pass),約兩年後可申請全家永居身份(PR)。
申請條件
★ 對申請人無年齡、學歷、語言要求。
★ 申請人個人資產淨值不少於2000萬新幣。
★ 投資至少1000萬新幣於新加坡金管局管理下的金融機構,購買新加坡物業和金融產品,其中金融產品不少於800萬新幣,物業不超過200萬新幣。
移民新加坡優勢
★ 華人宜居:76%華人,主流語言為中文。
★ 稅務天堂:無全球徵稅、無遺產稅、無資本利得稅。
★ 雙語教育:優質雙語教育環境,採用劍橋教育體系。
★ 利於經商:新加坡被評為全球最適合經商的國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