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影響下,您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有沒有遇到以下問題?
高房貸、高租金、高人工
利潤降低、擠壓生存空間
周轉難、融資難、貸款難
資金短缺、惡性循環
別怕,「港府」為你撐腰!
圖據香港01
01
「保就業」計劃進展如何
疫情下各行各業進入艱難時期,香港特區政府為企業提供了不少抗疫優惠政策。其中,最值得關注的直接用現金補貼企業僱主的「保就業」計劃,首批申領補貼名單出爐了!
圖據香港01
港府早前推出第一期「保就業」計劃,由上月25日起接受申請,至6月14日截止。今日(22日)政府有關部門公布了首批領取工資補貼的僱主名單、工資補貼金額及承諾受薪雇員人數,共涵蓋25500名僱主,涉及48億元工資補貼,承諾受薪人數超過20萬個。
其中香港養和醫療集團有限公司,為3238名雇員領取約8594萬元,其次為時裝零售商I.T.,申請約4710萬元......
保就業計劃首批僱主名單截圖,圖據香港01
在過去的兩周內,港府就已經向兩批,共59500名僱主發放總額約114億元的工資補貼,承諾受薪雇員人數49萬名;兩批僱主當中98%為聘請不足50名雇員的中小微企業。
有關部門發言人稱,會在工資補貼成功存入第二批僱主的指定銀行賬戶後,公布有關僱主的名單,也會儘快完成審批其餘申請以及向成功申請的僱主發放工資補貼。
02
「BUD專項基金」您需要了解
香港政府高度重視企業紓困問題,推出「BUD專項基金」進一步優化措施,助力企業更靈活的拓展市場。如果您的公司在香港註冊,補貼最高可達400萬!
圖據hket
「BUD專項基金」全稱為:發展品牌、升級轉型及拓展內銷市場的專項基金。2012年由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為協助中小企業,包括初創企業,把握經濟機遇和提升競爭力。
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提出把「BUD專項基金」的資助地域範圍擴大至東盟市場,並推出「東盟計劃」,提高資助個別企業推行拓展中國內地市場項目(「內地計劃」)的累計資助上限。
2019年8月財政司司長宣布進一步向「BUD專項基金」 注資20億元(包括2019-20年度《財政預算案》建議的10億元),進一步擴大基金的資助適用範圍至涵蓋所有與香港簽署自貿協定的經濟體。推出「自貿協定計劃」(東盟計劃被納入其下),讓企業可開拓新市場及新商機。
圖據hkpc
2020年4月9日起,「BUD專項基金」進一步優化措施已經實施!
1. 公司可申請的補助金金額上限翻倍,提高至港幣400萬。
2. 中小企業成功申請後首次撥款提高至75%,餘下的25%將於企業完成項目後發放。
3. 資助範圍涵蓋所有與香港簽署自由貿易協定(自貿協定)的經濟體,可申請項目數量翻倍及放寬個別開支項目預算比例上限。所有項目均可在提交申請後開展。
4. 申請審批時間更改為全年隨時接受申請和進行審批。
5. 免除獲資助企業開設及維持獨立的計息賬戶,以及於收取首期撥款前需存入對等資金於該賬戶的要求。
6. 放寬個別開支項目預算比例上限。包括:採購;租賃額外的機器;設備、製作樣本;樣板、專利;商標;設計;實用新型專利註冊。
7. 增加更多可獲資助的項目。包括:在內地設立新增設業務單位;於內地計劃下採購、租賃額外的機器、設備以增加生產能力等。
資料圖,圖據網絡
申請資格:
1. 按照《商業登記條例》 ( 第310章) 在香港登記
2. 在香港境內有實質業務運作的
3. 非上市公司
4. 不分行業
資助金額:
資助按照對等原則提供,即政府最多資助個別項目總核開支的50%,而企業須以現金形式承擔不少於該項目總核准的50%。
每家企業單個項目最高資助金額:100萬港幣。
每家企業最高可申請項目數量:40個。
每家企業多個項目最高累計資助金額:400萬港幣。
撥款方式:
資料圖,圖據網絡
香港特區政府推出的這項計劃,為中小企業,包括初創企業,把握經濟機遇和提升競爭力提供了很好的助力。
為想去香港創業,或開設分公司業務擴展藍圖的內地人士提供了「補貼+身份,一步到位」的有利條件。
不僅可以申請BUD專項基金補貼,還可以以自雇的形式申請「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來拿香港身份。
不知如何規劃您的「移港」方案?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來做。敬請垂詢星云海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