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海

一文讀懂香港「永久居民」與「非永久居民 」的區別!

標簽: 2020-06-09

香港特別行政區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早先宣布:政府將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性居民派發現金1萬元,可惠及約700萬人,涉款約711億元。目前香港立法會已經通過決議案,據悉將於本月6月21日父親節開始接受登記。

然而,以上現金派發計劃並不包含香港非永久居民,雖然後來又有消息說香港非永久居民可以透過關愛基金申請1萬元補貼,但是會有嚴格的入息審核,可能大多數非永久居民並不在合格之列。

1591683822126031.jpg

新聞資料圖

香港「永久性居民」「非永久性居民」究竟有何分別?下面,小星就來帶您讀懂兩者區別!


01
香港「永久居民」身份
如何判定?

很多時候有人說 :香港身份證上有三粒星就代表是香港永久居民。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根據香港入境處資料顯示,三粒星只是代表18歲或以上及有資格申領回港證。

那麼到底怎樣才代表香港永久居民呢?

1591683975678008.jpg

相關資料圖

如果身份證上,三粒星旁邊寫有AZ,即代表你擁有香港居留權及在香港出生。

所以,只要身份證上明確寫明「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字樣,便是永久居民,而不以三粒星為依據。

三粒星旁的英文字母不同又有什麼意思呢?可參考下表:

符 號   說 明
***       持證人年齡為18歲或以上及有資格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港證
*          持證人年齡為11歲至17歲及有資格申領香港特別行政區回港證
A         持證人擁有香港居留權
C         持證人登記領證時在香港的居留受到入境事務處處長的限制
R         持證人擁有香港入境權
U         持證人登記領證時在香港的居留不受入境事務處處長的限制
Z         持證人報稱在香港出生
X         持證人報稱在內地出生
W        持證人報稱在澳門出生
O         持證人報稱在其他國家或地區出生
B         持證人所報稱的出生日期或地點自首次登記以後,曾作出更改
N         持證人所報稱的姓名自首次登記以後,曾作出更改

 


02
「永久性居民」VS「非永久性居民」
有哪些區別?

1591684291111138.jpg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圖據網絡

香港居民分為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前者是在香港出生或住滿7年,後者是未在香港居住夠7年。

在各種資源方面,永久性居民非永久居民差別又有多大?

  1. 房屋 
根據房委會條例,公屋僅限合資格的永久性居民申請。以單身人士為例,只要入息及資產上限,不超過12,800元及266,000元,便可向房委會遞交申請表輪侯「上樓」。

至於購買資助性房屋,如新居民及市建局下轄的煥然一居,均只限香港永久性居民申請購買。

這是否代表非永久性居民只能租買私樓呢?事實上,房委會只限制非永久性居民作為申請人,若家中有年滿18歲的香港永久性居民,非永久性居民是可以家庭成員資格,申請公屋及購買資助性房屋的。

1591684410895792.jpg

圖據香港房屋委員會

舉個例子:擁有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證的男士A北上娶妻B,B以夫妻團聚獲批持單程證赴港成為香港居民。B屬於非永久性居民,不能作為申請人,但可與A以夫妻名義申請二人公屋。

  2. 教育 
接受教育是國際公認的基本人權,不論是永久居民還是非永久性居民,均可享有同等的教育權利。

無論在申請幼稚園入學、小一及中一派位、以至申請入讀大學,兩者的入讀機會均屬平等,學費亦相同。

非永久性居民如有經濟需要,想申領車船津貼、書簿津貼或學費減免等,只要符合學生資助辦事處的入息及資產限額的資格,亦可申請。

1591684510107015.jpg

圖據網絡

  3. 醫療 
根據醫院管理局收費指引,持有根據《人事登記條例》(第177章) 所簽發香港身份證的人士,包括香港永久性居民及非永久性居民,均為符合資格使用獲大幅資助的公營醫療服務的人士。如普通科門診每次50元,急症室診症180元,及專科門診首次診症135元,其後每次80元,每種藥物收費15元。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非永久性居民的身份簽證書(俗稱黃簿仔)過期,醫管局會按照非本港居民的指引收費。

  4. 公務員資格 
根據公務員事務局公布的公務員的入職要求,根據《基本法》第99條,在1997年7月1日或以後受聘的公務員,必須是香港特別行政區永久性居民 。

換言之,非永久性居民如要應徵公務員職員,必須要在香港住滿7年,得到永久性居民資格才可申請。

1591684579412674.jpg

圖據網絡

  5. 選舉及被選舉權 
根據542條《區議會條例》及第547條《區議會條例》,只有香港永久性居民,才可依法享有選舉中的投票及被選舉權。

非永久性居民除了不能參選區議會及立法會,而且亦不具備選民資格,不能在區議會選舉及立法會選舉中投票。

  6. 綜援 
港府原本限制未住夠7年的非永久性居民,不能申領綜援。但終審法院自2013年12月中旬裁定來港7年才可申領綜援的規定違反《基本法》,頒令還原政策至居港滿1年便可申請。即居港滿1年的非永久性居民,只要符合資格,便可向社會福利署申請綜援。

1591684638304191.jpg

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圖據網絡

  7.特區護照 
非永久性居民在出國時,與永久性居民有着明顯的區別。

根據入境處特區護照的申請資格,只有香港永久性居民可以申請香港特區護照,享受部分國家及地區免簽證或落地簽證待遇。

如非永久性居民需要出國,只能申請俗稱「黃簿仔」的「香港特別行政區簽證身份書」作為旅遊證件,每次外游前亦須前往目的地國家或地區的領事館申請簽證。


來源:綜合新聞

1591684705830943.jpg

 

熱門項目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