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方面,(新冠)病毒已造成市場的混亂和人類的恐懼……對於購買資產和發放信貸而言,這創造了巨大的機會。
——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蘇世民
01
2000億抄底歐洲房產
北京時間4月9日,總部位於美國紐約的超級投資管理公司「黑石集團」發布公告宣稱:一項針對歐洲房地產的98億歐元(含107億美元)的基金募集計劃已全部完成。
圖據blacksto
這是近兩年來成功完成募集的金額最大的一筆私募股權基金融資。
截止現在,黑石集團宏偉的「歐洲資產投資行動」計劃的資金已高達300億美元(約2100億人民幣),接下來便是轟轟烈烈的歐洲房產抄底投資。
02
危機中的大贏家
對於黑石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長兼CEO蘇世民,投資者最深刻的印象是,他與合伙人彼得·彼得森引領全球私募巨頭至少經歷了7次經濟動盪或衰退,並創造了持續穩定的投資收益。
蘇世民近日接受專訪,圖據央視財經
他在3月推出的新書《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中,坦誠了自己多年來的投資經驗和工作原則,其中一條極其醒目:任何時候都不要賠錢!
是的,黑石集團似乎總能在世界性危機的關鍵時刻中把握住成功的命脈。
1987年黑色星期一之前的那個周四,10月15日,黑石集團完成了第一期黑石旗艦併購基金的募集——8.1億美元的黑石資本夥伴第一期(BCPI,Blackstone Capital Partners I)。
蘇世民在書中回憶了他的慶幸:周四簽署完所有的募集文件,過了一個周末,就是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
他直言,「如果再拖延一兩天關閉基金,我們就會陷入黑色星期一,投資人可能已經沒錢了。」
1987年10月19日,黑色星期一
類似的故事在2007年再次發生。
2007年6月,黑石集團以每股31美元的價格,發行1.3億股,公開募資超過40億美元。這次金融危機前夜IPO,伴隨新世紀私募股權行業一輪高速發展,在當時成為繼谷歌上市以來第二大IPO。
不久,2007年8月,次貸危機開始浮現,一場金融風暴開始在全球蔓延。
黑石集團再次卡位。
2008年次貸危機爆發,多少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深受重創,影響至今。但是,當年黑石集團拋下重注收購當時歐美和東南亞地區被視作"燙手山芋"的房產。
兩年之後,房價開始回升,這一華爾街資本賺得盤滿缽盈。金融危機之後,黑石集團迎來了歷史上最快的發展。
2008年9月6日,美聯儲宣布向瀕臨破產的AIG提供850億美元緊急貸款,圖據網易新聞
關於投資,蘇世民曾表示:總體而言房地產是一個值得投資的領域。
事實上,大約十年前,黑石集團的大部分利潤都來自傳統的私募股權。但在首席執行官喬納森•格雷(Jonathan Gray)的推動下,大規模房地產交易成為公司的名片。
自2007年上市以來,黑石集團投入房地產領域的股本已增加了8倍,達到1630億美元。
加之再通過抵押貸款加大槓桿,黑石集團所擁有的地產總價值約為3250億美元,進階全球最大的房地產管理公司之一。
圖據網絡
新冠疫情發生後,今年3月5日,黑石集團市值超過了投資銀行高盛(Goldman Sachs)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成為華爾街第二大市值僅次於ETF基金巨頭貝萊德(BlackRock)的獨立投資公司。
03
疫情下的機遇
這次疫情帶來的危機波及全球經濟,股市熔斷、原油價格下跌、財富大幅縮水......令人無措。
牛津經濟研究院預計,今年一季度全球GDP同比增速放緩至1.9%,並將其對2020年全年的預測從2.5%下調至2.3%,低於2019年的2.6%。
圖據:美聯社
而黑石集團瞄準疫情時期的機遇,加碼投資歐洲房產有兩大重要原因:
長遠看
近些年由於購房移民政策的帶動,以塞浦路斯、希臘、土耳其為首的歐洲房地產市場表現出色。數據顯示,截止2019年第三季度,全球房價同比漲幅超過5%的國家有23個,其中17個來自歐洲地區,前6名更是被歐洲國家包攬。
儘管今年疫情給蓬勃向上的發展趨勢按下暫停鍵,但整體來說對房價的影響較為有限。
短期看
經濟惡化使得房產交易陷入低谷,因為歐洲人無存錢習慣,連鎖反應就是房產抵押,房價越來越低。
另一方面,房貸違約率急速上升,不少抵押貸款債權人也開始向市場處置房產抵押物,這使得供給遠遠大於需求,房價下降趨勢明顯。此時,正是抄底的絕佳時期。
聖托里尼一景,圖據CC0
多數投資者還在持幣觀望時,專業投資巨頭早已戰略布局。
疫情陰霾終會褪去,機遇也總是在不經意間悄然而逝,個人投資者們切莫猶豫不決,應提早規劃方案,把握時機。
亦如蘇世民的另一經驗之談:
如果你看到一個巨大的變革性機會,不要疑慮他人為什麼沒有採取行動。你可能看到了他人沒有看到的東西。問題越嚴峻,競爭越有限,對問題解決者的回報就越大。
歸根到底,成功就是抓住了寥寥可數的機遇。
投資者如何轉危為機、海外資產如何配置?星云海國際給予您專業建議與貼心服務,歡迎您隨時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