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各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13,058个岗位。
其中,符合条件的港澳居民可应聘4,279个事业工作岗位。

01
哪些港澳居民可以报考?
#港澳居民同时符合以下条件的可报考:
01
根据《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规定,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中无外国居留权的港澳居民;
02
具备《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港澳居民管理办法》第五条所列条件。

02
可以报考哪些地区及岗位?
① 地区:符合规定的港澳居民可报考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惠州、东莞、中山、江门、肇庆及省直驻上述各地事业单位。
② 岗位:教育、卫生、文化、科技、道路建设等多个行业领域。
03
港澳居民如何注册?
港澳居民登录招聘系统后,在证件类型中选择“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并填写永久性居民身份证号进行注册。
在面试资格审核时还需提供以下材料:
香港永久性居民身份证或澳门永久性居民身份证;
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港澳地区《无犯罪纪(记)录》(可在考察环节提供)。
根据政策规定,所有任职内地事业单位的港澳台居民薪酬待遇、福利社保都与内地居民一致,晋升程序公开透明、一视同仁。
珠三角薪资排名(仅供参考):
深圳市税后年薪合计:30万以上;
东莞市税后年薪合计:20万左右;
长安、虎门、厚街26万左右。
珠海市税后年薪合计:28万左右;
广州市税后年薪合计:24万左右;
黄埔、番禺、南沙28万以上;
佛山市税后年薪合计:20万左右;
顺德、南海22万左右。
中山市税后年薪合计:20万左右;
小榄、古镇22万左右。
惠州市税后年薪合计:18万左右;
江门市税后年薪合计:15-17万。
近年来,国家在落实港澳居民报考内地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少开创性的工作。
而且,港澳居民不仅能参与选拔,还能在报考上占据很大优势。
01
报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竞争小
2019年,国家出台《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
拓展港澳居民中的中国公民的就业空间,鼓励其依法担任内地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务,研究推进报考内地公务员工作。
深圳作为“先行示范区”,在2020年就已开启了面向港澳居民的公务员招录工作。
在深圳市服务“双区”建设专项招录公务员考试中,共设有5个职位定向港澳选拔,并在当时吸引了446名港澳籍人士报名,平均80余人竞争一个职位。
相比于内地报考平均竞争比例150:1,港澳居民的竞争明显要小很多。
02
申请国企岗位机会更多
除了公务员和事业单位的岗位以外,港澳居民获得国企岗位的机会更多。
国家层面的“国聘行动”还开设了港澳台专场招聘会,致力于为港澳台居民提供优质的国企就业岗位。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融合,未来将会有更多定向岗位提供。
一人持香港身份,全家坐享香港+内地双重福利,若报考公务员、事业单位或进入国企单位也更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