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内地高净值人群开始追求更安全更有保障的高品质生活,这种追求的典型表现就是:投资更高标准的保险产品和保险服务。香港保险则凭借多项优势,成为高净值人群的投资目标。
近日,中国保监会与香港保险监理处签署《关于开展偿付能力监管制度等效评估工作的框架协议》(以下称《框架协议》,标志着双方正式启动偿付能力监管等效评估工作,以实现监管制度等效互认,增进两地保险监管互信。
《框架协议》的签署和实施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增进两地保险监管互信,提升监管效能和市场效率;其次,有助于双方在国际监管规则制定过程中增进共识,维护双方共同利益,为两地保险业争取公平合理的发展环境;最后,将对中国保监会下一步在“一带一路”区域推广偿二代等效评估制度起到很好的试点和示范作用。
根据《框架协议》安排,双方签署协议即视为香港方面向保监会提出等效评估正式申请,接受保监会对其进行偿二代等效评估;同时进入《框架协议》过渡期,双方承诺给予对方过渡性优待,即承认对方的偿付能力监管效能与己方等同或相近。
下一步,中国保监会将尽快启动对香港偿付能力监管体系的等效评估工作,并出台在监管等效基础上对香港保险业的优待政策。这一系列措施,完美打破港险不合法、不保障、不理赔、不能续保的荒谬言论。
中国保监会为为内地高净值人群保驾护航,资产配置开启黄金时代!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香港保险的九大优势!
费率低
同样的保障内容,在香港购买的保费只是内地购买保费的1/3,甚至1/2,这也是内地居民去香港买保险的主要原因之一。香港医疗制度健全,基础保障费非常便宜。再加上香港保险市场竞争激烈,价格相对更便宜。
保障范围更广
我国香港地区保障型保险产品的保障范围通常都比较广泛,以重大疾病险为例,内地保险公司只提供30多种重大疾病,与此相比,香港重疾险可以保障40多种重大疾病,另外还提供原位癌等十多种特殊重疾的保障,总共提供50多种重疾保障。
预期收益更高
除了保障,香港地区的预期收益也更高,香港地区储蓄型保险收益大多都提供5%—10%的年复合回报率,有时甚至高达20%。封红包单还有附加每年现金红利或基金结余,红利为0%—30%。我国内地的寿险预定利率长期被定位2.5%,直到2013年8月才上调为3.5%。
保额更高
香港保险公司根据市场需要,各自定位,接受由低于5W美元的保额(40W港元) 到3500W美元的保额不等。因为香港人对保险意识高,生活水平高,投保数百万的保单比较常见。国内人可申请最高的保额是2000W美元,重大疾病的最高免体检保额是1000W。
为给消费者至于保障方面,香港保单有一个“不可争议”条款,简单来说,保险公司以投保人隐瞒、漏报、误告等理由予以抗辩的期限是两年,超过两年保险公司便不得以此为由拒付赔偿金。
投保流程简单、审核宽松
香港的人寿保险公司,以提供保障为本业,对于风险分保及风险管理都能好好掌控。投保人寿保险或重大疾病保额港币300W,都是免体检。若需要体检,费用由保险公司支付,如果保额在五十万美元以下,只须简单申报财务状况。
死亡定义
在大陆投保,由于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由于天灾、地震、暴乱、示威等不是或不一定投保人故意参与令自己死亡的事故,受益人是拿不到赔偿的。而在香港投保,保单是没有免赔责任、免赔条款的。保障不会因为投保人搬迁、移民、转职业等等而改变,各保险公司只在自杀理赔有时间规定。
提供保单索偿免费服务
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为个别保单持有人或其受益人提供有效免费管道,协调及排解他们与投诉局会员公司就个人保单而引致的索偿纠纷。2013年5月1日起,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将服务范围扩展至非香港居民。只要保单是有投诉局会员公司,按香港法律出发,所有保单持有人,不论其居住地在哪,皆可获得投诉局的免费服务。
离岸金融资产保护
由于保险公司具有很高的保密性,高端客户可享受保险产品将部分资产安全转移到境外,同时可以领用保险产品的特性,透过保费和保额的杠杆将资产放大。
赴港购买香港人寿、储蓄险、重疾险、健康医疗保险时选择美元保单,除了可以对冲人民币贬值的风险外,主要是为自己提供一个最基本的保障,还可以给自己今后移民至海外,或将来孩子留学提前做好准备,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