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香港是低税天堂,但具体“低”在哪里呢?
今天小星就给大家扒一扒,香港薪俸税具体“低”在哪里
[俸薪税释义]
1俸薪税缴纳对象范围
根据香港《税务条例》的规定,在香港,大部分因担任职位、受雇工作或收取退休金而获得入息的人士,均须缴纳薪俸税(相当于内地的个人所得税)。同时,该收入必须于香港产生或得自香港。
2香港俸薪税的纳税年度
香港薪俸税的纳税年度是每年的4月1日至次年的3月31日。雇员需就此期间的全部收入向税局申报。
3香港薪俸税的计算
计算的方式有两种:
薪俸税额是按你在该课税年度的应课税入息实额以累进税率计算;或按入息净额以标准税率计算;两者取较低的税款额征收。
应课税入息实额 = 入息总额 - 扣除总额 - 免税额总额
入息净额 = 入息总额 - 扣除总额
简单来说,如果你是年收入过大几百万的高净值人士,可以选择用入息净额以标准税率15%计算。如果是每月拿5万以下港币,没有股权期权在手的普通打工人,则用课税年度的应课税入息实额以累进税率计算。
今天我们来看下高净值阶层缴税对比举例:
香港A先生
A先生是香港居民,已婚,有两个未成年孩子。A先生的父母与他同住,且两位均已满60周岁,老人生活共花销50000元。A先生全年收入是100万港元,年度学习进修花费5万港元,另外支付居所房贷利息8万港元。
A先生应课税入息总额为:1000000-264000-120000*2-50000*2-50000-50000-80000=216000
年收入-已婚人士免税额-子女免税额*2-供养60岁以上老人*2-与老人住宿照顾开支-个人进修开支-居所贷款利息=应课税入息总额
按照香港的税率跳档扣除,再减去2万的税款宽减,A先生应缴税款为:
50000*2%+50000*6%+50000*10%+50000*14%+16000*17%-20000=8000港元
内地B先生
B先生是内地上海公民,独生子女,需抚养父母,有两个未成年孩子。B先生扣除五险一金后,年薪为人民币90万(约为港币100万,汇率为1:0.9),其中月薪为人民币60000元/月,年薪为720000元,年终一次性奖金为人民币180000元。B先生每个月都有坚持学习进修,并且在上海供有一套楼房。
B先生每月可减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5000+2000+2000+400+1000=10400
起征点+赡养老人+子女教育+继续教育+住房贷款利息=可减免应纳税所得额
B先生全年可减免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400*12=124800
B先生全年应纳税所得额为:720000-124800=595200
B先生,按照内地的税率跳档扣除,一共需要缴纳:
595200*35%-85920=122400
另外B先生年终一次性奖金为人民币180000元,对应税率为3%,应纳税额为:(180000-5000)*3%=5250
因此,B先生全年应纳税:
122400+5250=127650元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不禁疑惑,香港高净值人士的应纳税额为何比内地少这么多?
原因都在这里了,请看↓
*香港个税扣除和减免项目有13项之多。
在香港,无论你是结婚、生孩子、养父母、和父母一起住、养弟弟妹妹、离婚单亲、伤病、买房、进修、做慈善都可以减免税额,力度极高。
以养孩子为例,在香港生一个孩子每年的免税额为120000港元,平均每个月免税10000港元(约人民币9000元),内地每月只有1000元免税额。
其他具体免税额度可以看以下明细:
*香港有8种免税项目和5种扣除项目
【免税项目】
1.基本免税额:132000
2.已婚人士免税额:264000
3.子女免税额(第1-9名,按名计算):120000
4.供养兄弟姐妹免税额:37500
5.供养60岁及以上老人(按名计算):50000
供养55岁及以上老人(按名计算):25000
6.单亲免税额:132000
7.伤残人士免税额:75000
8.伤残受养人免税额(按名计算):75000
【扣除项目】
1.个人进修开支:100000(上限)
2.长者住宿照顾开支:100000(上限)
3.居所贷款利息:100000(上限)
4.强积金供款:18000(上限)
5.慈善捐款:35%
且上文提到的香港的薪俸税采取2种课税方法,两者计算只需选低的一种去报税即可。
值得一提的是,在香港的计算公式中,提到的 “税款宽减”。
香港的“税款宽减”是计算完应缴税款后可以再额外减免的一笔钱,每宗个案最高可再减免20000港元。
如此,也明白了A先生和B先生纳税的巨大差额,一年可省10w+,作为纳税人,省到就等于赚到。
各位高净值人士,赶快按照以上的提供的公式和信息,算一下自己的收入在香港和内地分别需要纳多少税吧!
HK
「身份」香港身份获取途径